中技所主持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创新研讨会并与联盟成员达成重要共识
11月9日,第五届高校专利年会暨成都 •首届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以下简称专利年会)在成都举办,中国技术交易所(以下简称中技所)出席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服务“一带一路”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联盟发出《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书》,提出:要加强联盟成员单位在服务“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产品、服务内容制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各联盟成员单位加强知识产权人才交流与培养方面的合作;促进联盟成员单位服务“一带一路”高标准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联盟成员单位加强创新、信息共享、产品互推、深化合作、分享机遇。
作为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在专利年会期间,中技所联合联盟发起方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举办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创新研讨会,旨在搭建联盟成员信息交流和业务互动平台,加强联盟成员业务协作和资源共享。
此次活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运营体系建设处处长饶波华、中国产权协会知识(技术)产权交易分会秘书长张陆军作现场指导,由中国技术交易所总经理孙长主持,16家联盟机构成员代表出席。
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秦仕魁在欢迎辞中指出交易场所要注重思维、政策、产品和交易模式的创新,要有金融思维、要借助资本力量,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运营体系建设处处长饶波华对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行了解读,并表示,功能性平台建设是加快建设高标准知识产权市场体系的核心,交易所未来可承担区域和产业运营中心角色,在知识产权交易、金融、专利导航等方面强化平台功能。
中国产权协会知识(技术)产权交易分会张陆军秘书长表示,交易机构要考虑建立标准化服务,在政策引领下寻求创新。
现场,各个联盟成员围绕知识产权交易场所如何服务“一带一路”、交易场所创新发展模式以及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主题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一是积极争取主管部门对知识产权交易场所开展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的政策支持;二是探索跨境知识产权服务,推动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服务“一带一路”;三是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快畅通知识产权要素服务;四是共同探索破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难、处置难的问题;五是进一步加强联盟成员间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
此次研讨会上,中技所发布了2021-2023年联盟成员单位业务规模数据及典型案例集,收集了各成员单位包括成交项目数及金额、技术合同登记数及金额、融资项目数及金额、项目路演活动数及项目数在内的8项数据。
未来,中技所将继续秉持联盟“让知识产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围绕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建设和发展面临的重大需求和突出问题,以提升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加快推动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为工作目标,链接各联盟成员破除信息“孤岛”和碎片式运营,全面提升联盟资源聚集、交易促进和专业服务能力,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更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联盟。
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于2020年11月成立,发起方为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中技所担任2023年度轮值主席。截至目前,联盟拥有17家会员单位、3家列席单位。
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及列席单位列表
联盟成员单位(按拼音顺序排列):
北部湾产权交易所
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
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甘肃产权交易所
甘肃文化产权交易中心
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
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
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山东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上海技术交易所
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山西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
中国技术交易所
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联盟列席单位(按拼音顺序排列):
安徽联合技术产权交易所
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
陕西融盛知识产权平台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如果您发现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予以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10-62679508,邮箱:service@ctex.cn。